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关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和职业操守。它包括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知识的追求和创新,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奉献。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动力源泉。
弘扬教育家精神,可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做到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可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的百年征程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只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师的思想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信念坚、政治强的教师能为学生成长成才带来充沛能量;反之,丧失信念背离初心的教师则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污染源,后患无穷。教育家精神以“心有大我、志诚报国”和“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为教师群体在思想素养、政治品格和师德师风上树立了标杆和规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淬炼与理论武装,引导教师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成果,尤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关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关于教育家精神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同时引导教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勉励广大教师继承和发扬教育家们矢志报国、心系人民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教育家精神”集中性学习等教育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坚定政治立场,深化教育情怀,创新思维方式,拓宽知识视野,严格自律要求,塑造高尚人格,以确保教师队伍建设在政治过硬、情怀深厚、思维前瞻、视野开阔、自律严格、人格高尚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二、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导优化课程体系
教育家精神强调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这为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当教师们以教育家的精神投身于教学中时,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用心去挖掘每一个知识点背后的思政价值,让课程思政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一方面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对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的知晓和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把握,传递教育家精神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弘道追求。另一方面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学科课程。依据不同学科的特色与优势,结合学科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杰出教育家,深入挖掘和提炼学科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教育家精神和育人资源,多维度拓展学科课程的知识广度、丰富其人文内涵,并深化其价值内涵。
三、以教育家精神为标尺衡量教师道德标准
教育家精神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清晰的道德标杆,明确了在教育领域中应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和行为准则。通过以教育家精神为参照,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为自身的道德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引。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教育创新的探索等品质,能够激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在追求达到教育家精神所代表的道德标准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进步。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队伍中师德高尚、品质优秀的教育家型教师的作用。他们是师德正能量的“传播者”,以这些教育家型教师为职业实践的典范,将他们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所展现的优良师德、先进事迹以及教育成果作为其他教师行而效之的榜样,为教师提供实实在在、可供效仿的身边真实样例。另一方面加大师德监督力度,明确师德标准,坚决杜绝任何不作为、慢作为等不良现象,对师德滑坡现象进行正面引导和纠正,以确保教师师德师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同时加强师德失范行为惩治力度,教师的失范行为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破坏育人氛围,削弱教育力量。因此要严格落实师德失范的相关惩罚措施,补充和完善违反师德惩戒体系建设,打造教师队伍的师德公信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氛围。
总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提升师德水平是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深厚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以教育家精神激励自己,努力提升师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